服务热线
新闻中心
巨安的一路成长发展,与您分享,共同进步
碳达峰碳中和的数智探索
在“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,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”的目标下,各地纷纷布局“碳”赛道,地方版碳达峰路线图正加速浮出水面。
浙江对于这一“绿色考题”并不陌生,十多年来,浙江连续实施三轮循环经济“991”行动计划,率先探索出一条经济转型升级、资源高效利用、环境持续改善、城乡协调发展的高质量绿色发展之路。
“十四五”时期,浙江明确提出,要全过程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,大力倡导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,推动形成全民自觉,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比重提高到24%,煤电装机占比下降到42%,打造全国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标杆。
浙江高度重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,按照“跨领域、场景化”“大场景、小切口”的要求,着力打造“数据多源、纵横贯通、高效协同、治理闭环”的碳达峰碳中和数智平台。
打造碳达峰碳中和“智治地图”。以工业、能源、建筑、交通、农业、居民生活六个领域为主要对象,建立碳达峰行动计划图层库,开展碳排放监测,实时跟踪“能源消费总量、碳排放总量、能耗强度、碳排放强度”四项核心指标,实时反映区域碳排放现状,实现“一屏感知”。
打造碳达峰碳中和智慧研判体系 。构建“6+1”领域低碳转型专题图层库,以各领域达峰行动方案为基础,构建碳达峰综合评估模型,即时评估产业转型升级、能源结构优化、能效提升等对碳达峰的贡献,实现对分领域、分区域、分行业等碳达峰进程的数智化研判分析。
打造碳达峰碳中和数智闭环管理 。建立碳达峰碳中和数智管理体系,加强监测预警、评估考核、数据回流全链式闭环管理。从技术、标准等维度,开展行业、企业碳生产力、能源生产力的对标对表,挖掘产业升级、能效提升空间,作为碳达峰碳中和治理的主要抓手。
打造碳达峰碳中和普惠高效服务 。以实现全社会最低成本减排为目标,坚持用户导向、需求导向、问题导向,构建碳账户、碳金融、碳信用、碳普惠等多跨协同服务体系,为企业、社会公众等对象提供碳达峰碳中和服务包和工具包,优化资源配置效率,提升公众参与感和获得感。
早在2014年,浙江就建成了全国首个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省级碳排放管理平台,实现了全流程在线支撑省市县三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、重点企(事)业单位碳报告等工作,积累了2010-2019年全省分领域、分区域、分行业的碳排放数据。同时,不断深化数据应用,加强企业和区域碳排放点面数据的深度融合,建成了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可展现、可分析、可预测的碳排放数据服务类应用体系。
2020年浙江省能源消费总量24660万吨标准煤,万元GDP能耗为0.41吨标准煤;“十三五”能耗强度累计降低17.3%,完成国家下达的目标任务;五年节能量为4180万吨标准煤,全省低碳发展取得阶段性新成效。
如今,随着浙江全面启动实施“碳达峰”行动,减碳进入加速期,浙江要在原有基础上,充分整合各方力量,发挥各方优势,坚持应用导向,规范化、一体化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数智平台建设,探索“双碳”目标的更优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