服务热线
新闻中心
巨安的一路成长发展,与您分享,共同进步
数字技术助力乡村振兴
随着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,乡村振兴成为了我国农村工作当前的重点。与此同时,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应用,也为乡村振兴带来了新的课题:如何让数字技术助力乡村振兴。
2021年初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指出:在农村数字基础设施、智慧农业、乡村公共服务及社会治理的数字化智能化、农村数字普惠金融、农村电子商务等数字经济领域全面发力,旨在通过城乡一体化数字经济大循环畅通城乡经济循环,以数字化转型加速农业农村的现代化水平提升。
数字技术“下沉”乡村
数字乡村成为提振乡村发展重要突破口,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,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。
我国疆域辽阔,乡村发展受信息闭塞、教育滞后等因素影响较大。数字乡村发展将缩小城乡“数字鸿沟”,为乡村产业巩固和发展提供前所未有的支撑和条件。
当前采用物联网、人工智能、5G等新技术的智慧农场入大众视野,电商也成为各地农户破解生鲜农产品“卖难”的重要方式。
数字经济推动涉农产业系统重组,优化城乡与区域要素流动和配置,促进生产效率提高,进一步提升农产品的销量,让农民富裕起来。加强脱贫地区数字乡村建设,切实提升当地农业运营能力。通过建设“数字乡村”信息平台、强化涉农数字经济产业、支持国家数字乡村建设试点等多措并举,继续提升我国农业生产力和农民收入水平。
脱贫地区数字化建设的挑战
发展不平衡,沿海发达省市发展水平高于中西部地区,行业间、行业内应用不充分问题突出,脱贫地区总体落后。
投入差异较大,体现在投入总量、投入主体、投入渠道等区域差异大,脱贫地区投入量和主体少、渠道单一。
贫困地区建设滞后,基础设施建设、数据库建设、信息交互等各要素不畅通,运营能力水平低下。特别是发达地区出现“虹吸效应”,其凭借成熟物流体系及供应链能力,吸引周边欠发达地区的人才及涉农产业服务外流。
数字乡村建设的着力点
抓基础设施建设
编制数字农业农村建设规划,积极谋划、加快建设部省(区、市)两级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,全面提升数据传输、存储、运算、分析能力。推出一批农业数字创新中心、全产业链大数据和数字农业应用推广基地等重大工程项目。
抓数据资源建设
建立健全数据资源目录和标准体系,加快构建空天地一体化数据资源采集体系,推动形成政务数据、行业数据、社会数据、企业数据汇聚、共享、利用的机制,统筹建设“三农”专题数据库和农业农村大数据决策信息服务平台,加强数据获取、分析、应用能力建设,为科学决策提供精准数据支撑。
抓应用场景建设
针对农业的问题和痛点,充分发挥大数据预测预警和优化投入要素结构两大核心功能,确保大数据、人工智能、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、疫病防控、精准作业、产销对接、质量安全监管等方面见到实效。
抓智能设备建设
加强农机智能制造、农业物联网、传感器、芯片等核心关键技术攻关,加大对智能装备购置和数字化解决方案的投入力度,以此带动国产化,促进量产,降低使用成本。
抓机构队伍建设
包含加强组织领导、开设相关课程、加强科研团队建设、加大培训力度等措施。
结 语
从本质上面看,数字乡村不仅是指数字技术在三农领域的简单应用和叠加,而是利用数字经济理念,并且依托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,通过现代化的互联网技术手段,驱动农业农村发展质量变革、效率变革、动力变革,打通三农领域的信息壁垒,以信息流带动生产流、商流、物流、资金流、物流、重构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结构,激发乡村活力,从而促进农业全面升级、农村全面进步、农民全面发展,实现繁荣富强的伟大目标。